返回 橙子健康

餐盘里的肺癌隐患:两项研究揭开饮食关联密码​

2025-10-24
一直以来,吸烟、空气污染等吸入性因素被视为肺癌的主要诱因,但最新研究证实,餐盘里的选择同样关乎肺部健康。《自然 – 代谢》期刊的实验研究发现,高脂高糖饮食会显著升高体内糖原水平,而糖原正是肺癌细胞加速增殖的 “养料”—— 给小鼠喂食这类饮食后,其肺部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糖原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现明确正相关。
另一项发表于《Thorax》期刊的大规模随访研究更具现实警示意义:对 101732 名成年人长达 12.2 年的追踪显示,加工食品摄入最多的人群,肺癌风险比摄入最少者高出 41%。细分来看,非小细胞肺癌风险增加 37%,小细胞肺癌风险攀升 44%,且这种关联在不吸烟人群中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即便避开了烟草,不良饮食仍可能成为肺癌的 “隐形推手”。
加工食品伤肺的五大 “罪证”
为何加工食品会成为肺癌诱因?研究团队拆解出多重致病链条。首先,过度加工导致食物营养价值严重流失,长期食用易引发营养失衡,削弱机体抗癌能力。其次,加工食品普遍饱腹感差,容易导致过量进食,多余能量会加剧身体代谢负担。
更关键的是有害物质的叠加效应:加工过程中添加的防腐剂、人工色素等添加剂可能潜藏致癌风险;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薯片、饼干)会产生丙烯酰胺,这种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人类可能致癌物” 的物质,已被证实可诱发多种器官肿瘤;食品包装渗出的塑化剂等化学品,也会随食物进入人体干扰正常细胞功能。此外,长期摄入高盐、高油的加工食品会持续升高体内炎症水平,而慢性炎症正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温床。
非烟民更需警惕 “吃出来的肺癌”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超 82 万,其中 15% 的患者从不吸烟。中日友好医院张纾难主任医师指出,非吸烟人群肺癌发病与饮食的关联性更为突出,尤其是长期食用腌制品、油炸食品的人群,风险显著升高。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胺类致癌物,可通过血液循环损伤肺组织;厨房油烟中的苯并芘、丙烯醛等物质,同样会增加肺癌风险,使女性患癌几率升高近 2 倍。
肺癌的隐匿性极强,早期常表现为无痰干咳、胸闷等不典型症状,一旦出现咯血、胸痛等明显症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因此,从饮食入手筑牢防线,对肺癌预防至关重要。
护肺饮食四原则,从日常餐盘做起
预防肺癌的饮食调整无需复杂,遵循以下原则即可见效:
  1. 控糖限油减加工:减少奶茶、蛋糕等高糖食物摄入,避免薯片、香肠等加工食品,降低糖原过剩和有害物质暴露风险。
  1. 多吃 “抗氧护肺” 食材:优先选择富含维生素 C 的柑橘、草莓,含类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以及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它们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肺组织损伤。
  1. 远离 “高危食物”:少吃隔夜菜、腌制品,每周食用咸菜、腊肉等不超过一次,每次控制在 50 克以内。
  1. 优化烹饪方式:炒菜时开启油烟机,减少爆炒油炸,多用蒸煮、炖煮等低温方式,降低厨房油烟危害。
肺癌的防控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战斗,除了健康饮食,还需远离烟草、做好空气污染防护。正如研究人员强调的,均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结合,才能为肺部筑起最坚固的防线。

最新文章

癌症并非凭空而来,这 6 个生活因素及遗传影响需警惕​

健康

 

阅读16490

癌症年轻化:潜藏在生活与环境中的健康危机​

热点

 

阅读17948

汤品虽鲜,隐患暗藏

热点

 

阅读12497

广东老火靓汤:美味背后的健康隐患与科学饮用指南​

健康

 

阅读17803

汤,真的如你所想那般营养吗?​

健康

 

阅读11321

冀ICP备202201385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