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会伤肝” 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不少人因担心鸡蛋中的胆固醇加重肝脏负担,甚至直接将鸡蛋排除在日常饮食之外。但事实上,这种观点早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推翻,鸡蛋不仅不会伤肝,反而对肝脏健康有益。
首先要明确的是,鸡蛋中的胆固醇并不会直接导致血液胆固醇水平升高。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约 80% 由肝脏自主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仅占 20% 左右,对整体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十分有限。更关键的是,人体拥有一套精密的胆固醇自我调节机制:当从食物中摄入较多胆固醇时,肝脏会自动减少自身合成量;反之,若食物中胆固醇摄入不足,肝脏则会增加合成,以此维持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稳定。这意味着,正常食用鸡蛋,并不会打破身体的胆固醇平衡,更不会因此损伤肝脏。
不仅如此,鸡蛋所含的营养成分,还能为肝脏健康 “保驾护航”。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绝佳来源,而蛋白质是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重要原料,充足的优质蛋白摄入,能帮助维持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鸡蛋中富含的维生素 B 族(如维生素 B2、B12)和多种矿物质(如铁、硒),还能参与肝脏的代谢和解毒过程,助力肝脏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营养角度来看,鸡蛋不仅不是肝脏的 “负担”,反而是呵护肝脏健康的有益食物。
哈佛医学生曾做过一项极具说服力的实验,用极端方式验证了饮食胆固醇与血液胆固醇的关系。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位学生每天摄入大量鸡蛋,总计吃下 720 个鸡蛋,平均每小时就摄入 1 个,期间累计摄入的胆固醇约 133200 毫克,是膳食指南推荐日均摄入量的 5 倍以上。然而,实验结束后检测发现,他的血液胆固醇水平不仅没有升高,反而比实验开始前下降了 20%。这项实验以直观的数据打破了 “吃胆固醇就会升高血液胆固醇” 的传统认知,进一步证实了饮食中的胆固醇并不会直接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也从侧面说明,正常食用鸡蛋无需担心胆固醇伤肝的问题。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项实验属于极端情况,仅为验证科学结论,普通人完全无需效仿这样的饮食方式,日常保持每天 1 个鸡蛋的摄入量,就是既营养又安全的选择。
除了对胆固醇和肝脏的影响,鸡蛋对整体健康的益处也得到了研究证实。《营养素》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周摄入 1~6 个鸡蛋,对延长老年人寿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均有积极作用。研究数据显示,与完全不吃鸡蛋的人群相比,每周摄入 1~6 个鸡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了 29%,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 15%。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再次印证了鸡蛋的营养价值,也为普通人放心食用鸡蛋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综合来看,“鸡蛋伤肝” 的说法并无科学支撑,相反,鸡蛋凭借丰富的营养,既能为身体补充能量,又能助力肝脏健康,还能降低部分疾病风险,是日常饮食中性价比极高的营养食物。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无需因担心胆固醇而拒绝鸡蛋,每天吃 1 个鸡蛋,就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为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