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都知道,新生宝宝在出生的头一年里,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皮肤问题,然后就会有各路专家、网络达人、前辈或者路人甲商家前来支招,最后,你大概会从林林总总的产品里选择一些来涂抹,很多宝妈更是下血本在世界各地搜罗各种尖货,为的是给自家宝贝用上安全放心的护肤品。
然而,花重金淘回来的婴幼儿护肤品就一定安全了吗?
此前,国际非政府组织“欧洲女性共创未来”(WECF)对法国市场上出售的婴儿洗护用品进行了安全检测,结果这些产品中绝大部分含有危险化学成份,严重情况可致过敏、影响发育情况等。调查结果显示,341种受检测产品中,竟然有高达299种产品含有“高危险”成份!
这些高危险成份究竟是什么鬼?到底有多危险?宝妈们知道吗?
1、甲基异噻唑啉酮 Methylisothiazolinone
甲基异噻唑啉酮(简称MIT),是一种不含氯的防腐剂,可以抑制细菌、真菌及霉菌的生长。
2012年12月,法国皮肤病协会曾披露,甲基异噻唑啉酮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湿疹现象。
2、甲基氯异噻唑啉酮 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
甲基氯异噻唑啉酮是甲基异噻唑啉酮的好兄弟,单打独斗时是杀菌防腐的个中高手,合作出现还能功力大增,江湖名号Kathon CG,是欧洲和美国最常见的过敏源之一。
2005年2月24日在美国细胞生物学会上提交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时间暴露于此种杀菌剂,阻碍了大鼠生育中的神经元的生长,二者和细胞毒性和神经毒性的质疑脱不开关系。
而且目前已经有足够的案例证实如果孕妇暴露 足够高浓度的MIT环境中会对胚胎造成影响,所以不管是孕妈妈还是宝宝都不要使用含有此物质的用品。
3、羟苯酯类防腐剂 Paraben
又名羟苯甲酯Methylparaben、羟苯乙酯Ethylparaben、羟苯丙酯Butylparaben、羟苯丁酯Propylparaben等。羟苯酯类是个大家族,声名赫赫,在化妆品发展史上算得上一大功臣,又称尼泊金酯。具有卓越的杀菌防腐功效,成为配方师们百用不爽的防腐体系。
研究发现,羟苯酯表现出类雌激素的作用,有可能诱发和参与乳癌的发展,长期使用或使女童青春期提前,并表现出有降低男性精子质量的研究。
2010年末至2011年中旬,丹麦与法国就已立法禁止羟苯酯类防腐剂在0-6岁婴儿护肤品的应用,2015年4月,哈佛大学与康奈尔等常春藤名校的学者也掺和进来,推动这类防腐剂整体退出美国婴儿用品的使用。
所以,成分表上写着Paraben Free(不含羟苯酯类防腐剂)的护肤品是更好的选择。
4、矿油 Mineral Oil
也就是矿物油,别名液体石蜡,又称为石蜡油、白油、白色油,这是石油提炼过程中的副产品,无色无味,不能通过感官辨别,无法燃烧也不能铺路,销毁成本高,却被巧妙添加在了护肤品里。廉价、量大、稳定性高,是实验室愿意使用它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矿油会致敏,虽然可以暂时增加肌肤滑润感,却无法改善干燥受损的肌肤,而提炼不纯的矿物油更会引起过敏或痘痘,已经处于伤害或敏感肌肤应该避免使用。
所幸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各种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亚麻油酸、胡萝卜素的纯天然植物油,这才是适合宝贝敏感肌肤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