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过程是机体修复、整合的过程,所以睡眠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失眠可能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验,偶尔失眠也许补一觉就好了,但是长期失眠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在神经科门诊中,很多患者因失眠来就诊,患者年龄从 20 岁到 80 岁以上都有。不少患者因为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没有精神、注意力下降,同时还会出现心慌、头晕、乏力等各种各样不舒服的症状。他们担心这样长期失眠下去,会不会影响记忆力,自己会不会“变傻”了?
这样的担心不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睡眠与大脑健康、认知功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长期失眠带来的危害之一就是认知功能受损,而认知功能受损又是痴呆的“前奏”。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失眠与痴呆的关系——
什么是失眠?
虽然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会有过失眠的体验,但并不是出现失眠的症状就会被诊断为失眠。医学上对于失眠这个疾病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起夜超过2次,总睡眠时长每夜少于6小时,这三种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每周发生3次以上,持续2~4周,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这样即可以诊断为失眠。
睡眠有哪些生理功能?
睡眠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泌人体需要的神经递质和激素,调整内分泌系统,维持各个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的功能,包括认知、精神情绪的调整,促进骨骼、身体的生长发育等。
失眠对认知的影响?
您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前一天晚上失眠了,或睡眠质量不高,那么第二天的反应能力、情绪等都会受到影响。
大脑在调节睡眠的过程中,睡眠周期从入睡到浅睡眠,再到深睡眠,这个过程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现象,故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然后进入到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样完成一个睡眠周期,每个晚上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
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人体会调整内分泌环境,分泌一些神经递质,肢体会出现一系列活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人一般会进入梦境,肌肉松弛,对人体的神经、记忆功能的发育、维护产生作用。所以,整个睡眠过程对人的认知、记忆功能都非常重要。长期失眠的患者,是有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的。
另一方面,认知方面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大脑皮层萎缩等,疾病本身也会影响睡眠,这就会更加重认知能力的减退。此外,失眠患者会使用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这些药物对人体的认知能力也会产生影响。
长期失眠会得痴呆吗?
国际上围绕着睡眠和痴呆进行了很多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有研究显示,长期失眠的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非失眠者要高30%。阿尔茨海默病在临床前期就会出现抑郁、焦虑和失眠等症状。到了临床期和后期,还会出现睡眠时间颠倒、睡眠行为异常等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的整体结果显示,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前期及临床期的全过程中,伴随睡眠问题者达到30%~60%,甚至有的研究结果显示8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