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关节疼痛常在寒冷的冬季“光顾”我们。冬天气温低,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软组织缺氧、代谢废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再加上冬季户外活动减少,久坐久卧导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稳定性下降,稍一活动就容易疼痛。
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到了夏天,关节疼痛不但没缓解,反而更严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夏季关节疼的“三大元凶”
元凶一:空调“冷”不防
夏天,很多人一回家就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或者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殊不知,室内外温差过大,关节在低温环境下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变差,自然就容易疼痛。
更要命的是,空调冷风直接吹向关节部位,会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囊出现痉挛,疼痛感立马“升级”!
元凶二:运动“过”了头
夏季天气好,大家户外活动明显增多。爬山、跑步、打球,样样都来。如果关节长期承受过大压力或过度使用,关节磨损会加剧,疼痛自然找上门。
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关节问题的人群,夏季过度运动更是“火上浇油”。
元凶三:饮食“嗨”过头
夏天约上三五好友,啤酒配烧烤,好不惬意!但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引起剧烈的关节疼痛。一顿痛快吃喝,换来几天关节剧痛,实在得不偿失。
夏季关节保护“三部曲”
第一步:空调用得巧
空调温度别太低,26℃左右最合适。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向关节。在空调房里,穿上长袖长裤,必要时戴上护膝、护腕,给关节多一层保护。
第二步:运动有分寸
夏季选择一些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游泳、瑜伽、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记住“三要素”:运动前热身、运动中适度、运动后拉伸。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切忌一上来就“猛操作”。
第三步:饮食讲规矩
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新鲜蔬果等,有助于维持关节软骨健康。少碰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火锅、烧烤等,控制啤酒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防止尿酸升高引发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