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准妈妈就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老一辈的家长不仅饮食作息会干预你,就连生活上也会让准妈妈不太舒坦。
相信不少准妈妈家里的爸爸妈妈邻居大妈七大姑八大爷在得知你怀孕后,都会热情的分享一些小迷信给你,举一些很可怕的例子让你不得不服从,分分钟感觉被小迷信“扼住喉咙”。
关于怀孕,准妈妈们千万不要凭感觉和老一辈的经验就在孕期做各种调整。在孕期一定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来科学地进行胎教,科学地补充营养。

除了饮食,孕期生活习惯同样关乎母婴健康,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可能带来潜在风险。首先要重视的是剧烈运动和危险动作,孕期过度运动,如高强度跑步、跳跃、长时间弯腰或举重物,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引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适合孕妇的运动包括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运动时需控制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孕期还需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农药、油漆、甲醛、重金属等。新房装修后若甲醛超标,会刺激孕妇呼吸道,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增加胎儿畸形风险;孕妇若从事农业工作,接触农药时需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或吸入农药残留。此外,孕期应避免染发、烫发,染发剂和烫发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通过皮肤进入孕妇体内,对胎儿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熬夜也是孕期的一大禁忌。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本就容易导致孕妇睡眠质量下降,若再长期熬夜,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影响孕妇免疫力,还可能导致胎儿生物钟紊乱,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孕妇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 7-8 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自身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最后,孕期需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孕妇内分泌系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还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出生后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孕妇可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母婴健康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