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明确将儿童青少年作为重点干预群体。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要多吃。顺义妇儿医院儿科马宏医生表示,其实“吃得多”不等于“吃得好”。过度喂养和不健康饮食才是问题,保证营养均衡比单纯追求“量”更重要。吃、动平衡是管理与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如何制定膳食、运动计划,才能既保证营养充足,又不长胖?
儿童体重管理膳食建议
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奶类、大豆坚果类。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增加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粗细搭配,平衡膳食。奶量标准为学龄前350—500毫升/天,学龄期不少于300毫升/天。
建议儿童饮食以小份多样为主,合理膳食结构,粗细搭配。蔬菜水果需挑选应季新鲜的。最好选取富含β-胡萝卜素的深色蔬果为宜,比如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蔬果,如菠菜、空心菜、油菜、西兰花、韭菜等。尽量不要将水果榨汁,否则会破坏水果的膳食纤维丧失其营养价值。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约120—200克。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蛋类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无论儿童及成人都应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少吃高盐及油炸食品。
同时,应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非常重要。三餐定时、定量,合理加餐,限制甜食、饮料等摄入。进餐时保持专注,尽量在进餐时不看电视、手机等,进餐时间应保持早餐约20分钟,午餐或晚餐约30分钟,进餐时细嚼慢咽,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儿童体重管理运动建议
学龄前儿童每天保证3小时身体活动,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学龄儿童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运动。家长可以通过进行亲子球类运动、骑自行车、游泳、快走、慢跑、舞蹈等多种运动形式培养儿童运动兴趣,将运动变为一种生活习惯。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许多儿童的肥胖问题都会延续到成年,直接影响孩子的长远健康。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管理体重的同时需要兼顾身心发育。当孩子出现肥胖或超重的时候,尤其是出现黑棘皮症、打鼾憋气、性发育异常等信号时,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