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心深处隐藏着未愈合的创伤
可能你有过这样的经历:
曾经无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在职场中反复被否定、忽视、PUA;
经历过一段不健康的亲密关系;
身陷完美主义的陷阱,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类似这些负性体验带来的创伤,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它只会隐藏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在潜意识里将每一次的“失败”和“挫折”,等同于自我价值的全面否定。
于是为了避免“再次证明自己无能”,选择直接逃避挑战 。
4、对 于 “ 心流 ” 的错位认 知
“ 心流 ” 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概念,指的是: 个体在专注进行某项活动时,因目标明确、挑战与技能平衡而产生的忘我体验。
其核心的特征包括:明确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匹配、时间感失真、自我意识消失。
“ 心流 ” 可以算得上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概念,很多人都在追求并运用这种概念,来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
但有时错误 地 理解和运用心流状态,反而会造成负面效果。
比如,类似于打游戏这 种 有规律的行动,可以让我们 的 意识变得更加有序,进而达成一种 “ 心流 ” 状态。
虽然 它 能够 帮我们 缓解无聊、降低心理压力,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提升专注力,却并不符合 “ 挑战与技能匹配 ” 的特征,也没有任何增益体验的作用。
而部分 “ 放弃型人格 ” ,就忽视了挑战与技能的动态平衡状态:
当技能远超挑战时 , 容易导致倦怠、无聊,甚至产生自我怀疑;
当挑战远超技能时 , 容易引发焦虑、压力,最终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而崩溃。
长期处在这样的极端状态下,只会导致意识秩序的崩塌,并不能让我们得到成长。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