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的乳糖酶分泌功能属于“用进废退”的类型,越是不接触乳糖,身体就越觉得没必要分泌,功能退化得就越厉害。所以,乳糖不耐受的孩子除非对乳糖极度敏感,否则并不需要彻底回避乳糖。
崔玉涛
知名儿科医生,北京崔玉涛诊所院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38年,长期致力于健康科学育儿知识的教育和传播。
家长带着4岁的男孩来诊室就诊,说孩子喝牛奶容易胀气、拉肚子,怀疑是牛奶过敏,担心孩子奶的摄入量不足会影响长个子,想咨询是否需要改喝深度水解配方粉。
医生通过过敏原检查发现,孩子对牛奶蛋白并不过敏,再结合日常症状,判断应该是乳糖不耐受造成的。最终医生给出治疗方案:喝奶的同时口服乳糖酶,并配合使用益生菌。
乳糖不耐受是什么?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因无法完全消化乳糖而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症状。这种不耐受现象与种族、年龄、遗传、疾病等因素都有关系,成因较为复杂。
乳糖是一种双糖,需要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这样的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而这个分解过程,需要由小肠分泌的乳糖酶来完成。如果体内乳糖酶活性降低或缺乏乳糖酶,会导致乳糖还没有被分解就直接进入结肠,经肠道菌群发酵后,生成气体和短链脂肪酸等产物。大量的气体会引起腹胀、腹痛,其他发酵产物则会升高肠内渗透压,使得水分更容易从肠壁进入肠道内,导致腹泻。
页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