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之所以被视为危险的儿科急症,核心原因在于喉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儿童生理特点的叠加效应,使其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致命风险。
从解剖角度看,儿童喉部黏膜下组织疏松,富含淋巴和血管,一旦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炎症会迅速导致黏膜充血肿胀。而小儿的喉腔本身就狭窄,声门区(声带所在部位)更是狭窄的关键节点,肿胀的黏膜会直接挤压气道,就像给原本细小的 “呼吸管道” 添了一道梗阻。这种梗阻会随着炎症进展快速加重,尤其在夜间,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积聚,可能让呼吸困难在数小时内急剧恶化。


更危险的是,儿童咳嗽反射较弱,无法有效排出喉部黏稠分泌物,痰液堵塞会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同时,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缺氧时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反而增加氧气消耗,形成 “缺氧 – 烦躁 – 更缺氧” 的恶性循环。
此外,急性喉炎常伴随 “犬吠样咳嗽” 和 “吸气性喉鸣”,这正是气道梗阻的典型信号。若未及时干预,患儿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发绀(口唇青紫)、呼吸急促、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凹陷),甚至因窒息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正因如此,小儿急性喉炎被称为 “夜间杀手”,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高度警惕,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必须立即就医,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的后果。
喉炎发作时,家长应该这样做:


1、保持冷静,安抚孩子:孩子哭闹会加重缺氧和喉部肿胀,尽量轻声安抚。竖着抱孩子能减轻喉部压力,让呼吸更顺畅。
2、增加空气湿度:可带孩子进入充满蒸汽的浴室(热水温度调至 40-45℃,谨防烫伤;关闭门窗,让孩子在其中待 5-10 分钟即可,避免久留导致缺氧;期间不要让孩子平躺,减少分泌物堵塞气道的风险。若出现口唇发绀、喘鸣声变重、孩子烦躁不安,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3、使用加湿器:放置时注意与孩子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对着孩子吹。


4、规范雾化治疗: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剂量和时间进行雾化,不要自行增减。
5、保持气道通畅:解开孩子领口的扣子,检查衣物是否过紧,确保颈部不受束缚。
6、避免刺激因素:让孩子安静休息,暂时不要玩耍或哭闹。饮食以温凉的粥、汤等软食为主,坚决避免给孩子吃坚硬、辛辣的食物,防止刺激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