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类药物需要控制水温,不宜超过40℃,否则会导致药效减弱甚至失去药效:
① 活性菌制剂:如酪酸梭菌活菌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② 消化酶类:如复方胰酶散
③ 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
④ 口服活疫苗类: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服药水量的“学问”
服药时喝水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吞咽,更是为了能够使药物在孩子体内更好地发挥药效,有一些药物在服用时应该多喝水,而有一些则需要限制水量。
服药后建议多喝水的药物:
1、平喘药:如氨茶碱等,此类药物具有利尿作用,并引发口干、胃肠道反应、心悸等不良反应,多喝水可适当缓解。
2、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为避免服药后大量排汗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同时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需补充足量的水分。
3、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的药: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恶唑)、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易在肾脏或输尿管中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多喝水可减少形成结石的可能性。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