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午睡的频率越高,可能越容易使心脑血管“睡出事儿”。
为了进一步明确因果关系,研究团队还采用了孟德尔随机化法进行分析。
由此观之,午睡在频率上不宜贪多,频繁午睡可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额外压力,真是“睡多伤身”!
看到这里,不少“午睡党”可能已经坐不住了,心里直犯嘀咕:“难道我连午睡的自由都要被剥夺了吗?”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只是午睡的频率,午睡的时长也同样重要。
2
午间小憩15-30分钟,
房颤风险骤降
换句话说,午睡就像“调味料”,适量才能发挥作用,睡得太久,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本研究作者Diaz-Gutierrez 博士也强调,午睡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例如,白天长时间午睡可能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昼夜节律),导致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夜间醒来次数增多,同时也可能减少身体活动量,从而对代谢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午睡完全没有益处。适度的午睡,尤其是短暂的小憩(15-30分钟)有助于维持昼夜节律的稳定,降低血压,并减轻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因此,午睡的关键在于“适度”——避免过长的午睡时间,以免对夜间睡眠造成干扰,同时又能在白天适当地恢复精力。
此外,夜间睡眠不佳的人不应过度依赖午睡来弥补睡眠不足。相比于通过午睡“补觉”,改善夜间睡眠质量才是更健康的选择。如果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白天又习惯性长时间午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昼夜节律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