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温超过40.5℃以上,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就开始紊乱。本该“发汗降温”的机制失败,身体只能靠高温强行“蒸发”。
这个时候,细胞开始蛋白变性,酶系统紊乱,代谢紊乱,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压一掉再掉,肝、肾、心、脑开始缺血缺氧,最先坏的就是大脑,接着是肾,然后是肝脏,最后多器官功能衰竭,人就这么“烧坏”了。
死亡的过程不是剧烈抽搐,而是像熄火一样,一点点失去意识。
有人送到医院时还在说话,过了半小时开始意识模糊,说话变慢,四肢冰凉,嘴唇发紫,心电图变形,最后躺下就再也没起来。
医生表示,此乃身体发出的信号,只是无人能解。
这个病最吓人的,不是发作快,而是早期不疼不痒,看不出啥端倪。有些人明明已经进入危险期,还以为自己只是“有点热”。
医生总结过,多数热射病患者在出事前,其实都有四个预警,但都被当成“小毛病”错过了。
第一个最常见的,是持续出汗后突然不出汗。这个变化很多人不在意,以为是身体“适应了高温”,但其实正好相反,那是汗腺功能崩了。
人在高温环境里,出汗是为了带走热量,可一旦身体脱水、汗腺疲劳,到了一个“崩溃点”,汗突然停了,这时候热量没地方排,体温蹭蹭往上涨。
表皮却摸着干燥、滚烫,人反而觉得“清爽”了一点。
医生说,热射病患者早期大多经历这个过程,叫做“汗停预兆”。不出汗那一刻,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开始。
页码:上一页